随着航运经济的快速发展,水上安全监管形势对航道安全监管系统现场监管能力、业务办理效率、综合服务水平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海事等航运管理部门正向着更加注重精细化管理、更加注重发展质量、更加注重服务水平提升、更加注重解决深层次和全局性问题的方向转变。
而内河大部分地方都存在监管盲区,安全监管的基础设施薄弱,这就迫切需要加强对内河水域信息化管理的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将先进的技术手段引入内河水上交通安全的监管业务中。新技术的结合能解决对整个港口可视、可测、可控的问题。
《海事航海保障“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全面、管理高效、服务优质、保障及时的综合航海保障体系,满足船舶航行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实现综合航海保障现代化。
江面上空旷静谧。很难想象这样平静的江面上也曾暗流涌动在黑暗或弥漫有薄雾的天气。船舶互撞,碰到桥墩、露岩和其他漂浮物。这可能导致船只严重受损,或更有甚者,将丧失生命。尽管现代船舶都配备了雷达和其他设备,还是不能有效地避免这些事故。
除雷达之外,还有热成像技术。即使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遇到浓烟环境,当正常视力完全受阻时,热成像也可以穿透雾霾,烟雾,依然提供清晰的热图像。
广州恒威多年来专注于多光谱光电系统在海事安全领域的应用,并为用户提供硬件系统以及整体事件解决方案。
广州恒威研发、生产的“夜通航”智慧航道红外光电摄像仪, 能适应海上、江面上各种恶劣天气, 实现各种观察搜索和监视取证,充分利用雷达探测范围广、感知区域大、目标种类全的优点,利用远程光电设备对重点目标进行全天候成像甄别,再结合可视化综合监管平台,完成对目标的检测、定位、跟踪和识别,力求做到雷达,光电系统的完美融合。
“夜通航”智慧航道红外光电摄像仪也可用于渔业管理、港口等的视频监控,可以满足白天至少20公里、夜晚8公里的的监控范围,全天候连续工作、防潮、耐腐蚀、防雷击等要求。
本方案对所有船舶安装智能管理终端,对所有船舶轨迹跟踪,状态监控等信息化监管手段,监控系统,对所有安装有机结合雷达等多种监管手段平台,实现了水域的可视化、主动化、多元化的水上交通监管覆盖,实现现场执法与远程监管的“动静结合”执法模式,解决监管船舶数量与监管资源严重不对称的现实难题,提高船舶现场监管工作效率,加强现场监察,严格控制了可采区的作业时间作业范围,作业船舶数量,船舶功率及粘度控制量。
海事人员不需要长时间的驾驶巡逻艇巡航,只需要通过操作监控系统就可以全面了解监控范围内水域的情况,一旦发生安全事故,相关部门可以迅速赶往现场处理,雷达联动跟踪船只,工作人员可及时拦截逃逸船只,并在事后可调阅储存的图像,分析事故原因及留作证据。
真正实现“看得见”、“管得到”的水上智能交通管理目标,确保船舶长效管理机制建设得到有序推进。
在科技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利用智能航道监控的优势维护航道,实时监测辖区航道情况和航标技术状态,及时精准地发现航标异动,再通知船艇出船恢复。此航道养护管理新方式,较之传统的人工巡航查标,不仅大大解放了劳动力,提高了工作效能,更是新时代航道建设智能发展、平安发展、高效发展、绿色发展的直接体现。